中山市走出去综合服务信息平台会员登录入口

探索中企“安保国际化”新路径

来源: 广东省商务厅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    2019-10-31

目前,中国国内安保企业能力良莠不齐,缺少高端人才和差异化服务。同时,安保行业的做强与政府支持密不可分,要在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上做出深刻调整。这是日前在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召开的“海外安保运营高管研讨班”上形成的共识。

由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和中安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首届研讨班,吸引了来自中安保实业集团、中国政法大学、中国人民警察大学、中石油的专家学者以及国内13家保安企业和相关机构的20多位高管人员与会,嘉宾们围绕国际安保发展趋势、中国安保企业的国际化路径进行了研讨。

安保企业良莠不齐

谈到中国国内安保行业和企业的现状,商务部《境外中资企业安全管理指南》编委、中安保国际公司首席战略官余万里博士认为,首先是行业市场不规范,造成鱼龙混杂;其次,安保企业业务模式单一,以低端内保为主,供需双方都认为这种方式不可持续。

商务部《境外中资企业安全管理指南》编委、中安保国际公司总裁陆东认为,目前中国安保企业具有宏大目标,但缺少清晰路径;拥有充沛人员,却缺少高端人才;大量从事低端服务,但缺少差异服务。

海外安全护卫行动专家林林也谈到了类似的问题。他说,目前,国内安保行业门槛过低,安保企业概念陈旧、人员选拔存在误区、个别甚至妄图组建境外武装,拓展业务抱大腿凭关系。安保人员无专业无培训、年龄过低、夸大个人能力、情商不高,其中语言成为最大短板。

资本并购成为捷径

余万里认为,目前,收并购、资本运作是安保企业“国际化”的捷径。他表示,全球第一大保安公司、士瑞克保全公司(G4S)分别在伦敦和哥本哈根证券交易所挂牌,在全球范围通过密集的收并购来扩展业务领域和业务范围,仅在2008年至2012年间就收购了14家保安、安防科技企业,将业务领域延伸到现金管理、弹药处理、设施维护、反欺诈调查、集成安全与通讯等等,业务范围扩张到美国、拉美和非洲各地。

陆东认为,中安保实业集团的高度国际化,就表现在海外收购领域。2003年收购柬埔寨公司,2005年收购吉尔吉斯公司,之后陆续在美国、马来西亚、阿联酋、新加坡、伊拉克设立分子公司,在西亚北非与Gardaworld International、在非洲与Salama Fikira等国际安保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,从而基本实现了全球布局。

余万里介绍,2018年6月,瑞典赛科利达国际安保公司的公司市值已折合63亿美元。企业年收入27亿美元,净利润9.14亿美元,市盈率20.08倍。这家公司在1983年获得瑞典多元化投资企业Investment AB Latour注资之后,成为一家股权资本在后台运作,专业人员在前台经营的跨国公司,通过与资本市场相结合的一系列上市、分拆、收购的资本运作,形成综合性全方位的跨国安保服务集团。

政府支持密不可分

“安保行业的发展与政府的支持密不可分。”余万里强调,政府的支持不仅体现在出台一些法规文件,而且要在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上做出深刻调整。通过公共服务的市场化,政府转移部分公共职能,从而促进安保服务市场的成熟以及安保企业的发展。

对此,陆东提出几点建议,政府统筹协调资源,在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;明确各部委职责定位,对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建立问责机制;央企给予中国安保企业必要的支持,设立境外安保专项预算,政府强制境外企业项目预留安保支出,且专款专用;设置境外安保企业门槛,将守信誉、有实力的安保公司推向海外;制定海外安保法规,指导中国安保企业依法合规经营;加强高端人才培养,协调高校设置安保专业;搭建信息共享平台,将情报、信息、资源、产品和服务进行整合对接。

余万里也认为,中国安保企业的“国际化”应解决好国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。2010年《保安服务管理条例》的颁布推动了管办分离和市场开放,然而,国际安保行业近40年发展的经验表明,市场化并不意味着政府完全放任不管,政府职能外包与资本市场运作相结合,是西方安保企业快速成长壮大并形成国际竞争力的捷径,也值得中国相关部门和正在“走出去”的安保行业借鉴。(国际商报)

【转载来源】广东省商务厅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

【转载时间】2019/11/4

【转载链接】http://go.gdcom.gov.cn/article.php?typeid=32&contentId=14184

推荐阅读